馬庫爾(Marcoule)核電站
法國的發展道路類似于英國,盡管對核的研究和開發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干擾而稍有推遲。1945年,法國原子能委員會(CEA)成立后,立即著手彌補戰爭所帶來的損失。首先建造了一系列重水試驗堆,其中最早的一座佐也(Zoe)堆位于巴黎郊區夏蒂榮堡,于1947年達到臨界。原委會還對法國及其殖民地領土上的鈾礦資源進行了勘察,保證了鈾原料的供應。1953年,開始實施用于核和民用需求項目的钚生產計劃。決定采取和英國同樣的方法,但有某些改進。
法國第一座動力堆-------G1堆于1945年5月在馬庫爾興建,于1956年1月7日達到臨界。該堆為氣冷堆,熱功率為40兆瓦,并配有一小型能量回收裝置。它一直運行到1968年。接著又建造了G2和G3兩座反應堆,功率比G1多6倍,與40兆瓦發電設施聯接。這些反應堆提供了軍事需要的钚,使法國第一枚原子dan得以于1960年2月13日在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的里肯(ReGGan)爆炸成功。
1955年,法國全國性的經營機構法國電力公司(EDF)決定建造一座設計功率為60兆瓦的動力堆。建造工作于1957年在勞依爾(Loire)河邊的希農(Chinon)市宣告開始。